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裂缝下的大明王朝 > 第2章 天子的殡葬与登基
换源:


       二十天后,李破和徐文静已经换上了粗布短打,混在徐应元所在的小太监住处——宫墙外的一间杂院里。

这一个月,他们像被扔进了绞肉机。

八月十七,万历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京师,哭丧的队伍从紫禁城排到永定门,白幡遮天蔽日。

可路边照样有饿死的流民被拖走,尸体上盖着的草席还没拖远,就被野狗扯破。

徐应元靠着他们用半块压缩饼干换来的“药方”(其实是碘伏消毒、包扎止血的现代法子)。

治好了东宫一个管事太监的外伤,总算在宫里有了个落脚的差事,也能偷偷给他们带些消息和吃的。

“泰昌爷登基那天,赏赐了百官,可库房里连银子都凑不齐,最后还是从内帑里挪的。”

徐应元蹲在灶台边,帮徐文静烧火,这一个月他长了些肉,眼神也活泛了,“可谁想到,才一个月……”

他没说下去,但谁都知道——泰昌帝朱常洛,登基仅一个月就驾崩了,死因至今是谜。

有人说是“红丸案”,有人说是郑贵妃下毒,市井里的流言比宫里的密探还多。

“今天新天子登基,宫里肯定乱,你别乱跑,是易静不易动,陛下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李破正在打磨一根木棍,顶端削得尖尖的,算是个简易武器。

他的气步枪早就藏在了杂院地窖里,子弹更是省着用,只在徐应元被地痞骚扰时,偷偷朝天开了一枪,吓退了人,也让徐应元对他愈发敬畏。

“小的知道。”

徐应元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煮的是徐文静用土豆种子(从2024年带来的)种出的第一拨小土豆。

“新天子是天启爷,以前在东宫就爱做木工活,听说昨天还在刨一块楠木,说要做个新的龙椅模型。”

朱由校?

李破心里一动。这个历史上被称为“木匠皇帝”的少年,此刻应该也只有十六岁,和自己差不多大。

“宫里缺人手吗?”徐文静突然问,她正用木炭在纸上写简体字,这是她这些天唯一的消遣,“我会算账,还会……写字。”

徐应元愣了愣:“姑娘家家可进不了宫。不过……新天子登基,要在城外设粥棚,安抚百姓!

小的要跟着去,那边缺记账的人,你要是敢去,或许能混口饭吃,不过有些饥民饿狠了会乱,所以,姑娘最好是装成男子的样子,要不然……”

会发生什么事,也没有明说,但很显然大家都知道,在这古代乱世当中,一个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一样!

“我去。”徐文静立刻道,“李破,你跟我一起?”

“我不去。”李破摇头,“我去看看那个新皇帝的‘木工房’。”

他指的是朱由校在东宫的住处,徐应元提过,那里堆满了木料和工具,防卫反而松懈。

徐应元吓得脸都白了:“壮士!那可是禁地!小的当待不住的,别乱闯了!你们真的有什么事,我帮你们问就是了,真的,你们不要去乱闯,这里是大内皇宫”

“放心,我不闯进去,我知道轻重的,我不会闹事,也不会闯祸。”李破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只要告诉我大概位置就行,你知道的,我们将来能不能发达,就靠这一次了。”

下午,徐文静跟着徐应元去了城外粥棚。李破则揣着一把小刀,混在送木料进宫的队伍里,凭着记忆里的故宫地图,绕到了东宫附近。

果然如徐应元所说,这里的侍卫远不如乾清宫严密,几个侍卫正靠在墙角打盹,嘴里还哼着小曲。

侍卫并没有适应新主子,既然像过去一样,并没有特别警惕的心。

李破猫着腰躲在一棵老槐树下,透过窗纸的破洞往里看——

屋里堆满了木料、刨子、凿子,一个穿着龙袍的少年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木刨,聚精会神地刨着一块木板,刨花卷着圈落在他脚边,龙袍的袖子被挽起来,露出细瘦但有力的胳膊。

眼神专注,像在干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那就是朱由校?

李破愣住了。没有想象中的昏庸或怯懦,少年的眼神专注得惊人,仿佛手里的木板比万里江山还重要。

他刨得极快,木屑纷飞,偶尔停下来用手指蹭蹭木板表面,嘴角还带着点笑意。

估计是干木工活至少好多年了!

多年来,不受万历皇帝待见,花用也少,也没有专门老师教导,反而对格物,木工有了浓厚兴趣。

“陛下,该上早朝了。”一个老太监在门外低声催促。

朱由校头也没抬,闷闷地说:“让内阁去议,有要紧事回头再说。”

“可……东林党的几位大人还在殿外等着呢。”

“知道了。”朱由校不耐烦地应着,却把手里的木刨握得更紧了。

李破心里突然冒出个荒诞的念头:这个皇帝,或许和史书上写的不一样。

至少,他对“做什么”有自己的执着。

就在这时,他腰间的防水袋动了一下——不是他碰的,是里面那个一直没动静的玉佩,突然发烫,像揣了块烙铁。

他赶紧捂住,躲到树后,只见玉佩透过布料发出微弱的蓝光,一个细微的电子音在他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时空锚点稳定,AI辅助系统‘小灵’激活。

“双向时空通道开启权限:

每七日一次,单次最大运载量8立方米/5人。

倒计时启动:999天12小时。”

李破猛地捂住嘴,差点叫出声。

时空通道?倒计时?这玉佩……是真的能让他回去?

他看向屋里那个还在刨木头的少年皇帝,又想起城外粥棚里可能正被流民围堵的徐文静,想起这一个月见过的饿殍、兵痞和宫里的阴云。

回去,还是留下?

回去?弄点明朝古董,比如几个陶瓷碗,碟,说不定就值大钱?

他握紧了腰间的玉佩,蓝光透过指缝漏出来,映在老槐树的树皮上,像一道撕裂历史的裂缝。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