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小小的饭桌上热气腾腾。
一大碗奶白色的鱼汤里,漂浮着白生生、圆溜溜的鱼丸,散发出那令人食指大动的奇异鲜香。
银子坐在桌边,局促不安,眼睛却不受控制地盯着那碗鱼丸。
“银子,别愣着,快尝尝!”
宁绣秀笑着给她舀了几个丸子放进碗里。
银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吹了又吹,才放进嘴里。
“唔!”
她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是一种她从未体验过的、爆炸性的美味!
鱼肉细腻滑嫩得不可思议,仿佛在舌尖融化,随之而来的是层层叠叠的鲜美滋味——
咸、鲜、微甜,还有一丝若有若无、让她舌尖微微发麻却又欲罢不能的奇异香气(火锅底料的微麻微辣)!
最关键的是,真的没有一根恼人的鱼刺!
“好……好吃!太好吃了!”
银子回过神来,激动得小脸通红,也顾不上矜持了,又夹起一个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赞叹,
“富贵哥!嫂子!这……这真是鱼肉做的?”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比肉都好吃!”
封富贵和宁绣秀看着银子那毫不作伪的惊喜和满足,相视一笑。
封富贵知道,火候到了。
他放下筷子,看着还在埋头猛吃的银子,状似随意地开口:
“银子,觉得好吃吧?想不想以后经常能吃到?”
银子抬起头,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用力点头,眼神充满渴望。
“光靠吃可不行,”
封富贵笑了笑,“富贵哥打算做这个鱼丸卖,挣点钱过日子。”
“可你也看见了,这活儿不轻省,光靠我和你嫂子两个人,忙不过来。”
银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睛亮了起来。
“所以,”
封富贵抛出诱饵,“想不想来帮富贵哥干活?就跟你现在做的差不多,帮忙刮鱼肉,挑鱼刺,打打下手。”
“一天工钱嘛……”
他顿了顿,按照之前了解的物价和银子的家境,报了个不高不低、但足够吸引她的数字,
“一天三十文!”
“管一顿午饭,就是这鱼丸汤配馍馍!你看怎么样?”
“啊?”
宁绣秀在一旁听得有些吃惊,忍不住看向封富贵。
自家现在可是一块地都没有,全指着钓鱼这点进项,居然还要雇人?
这开销……但她知道封富贵做事有章法。
虽然心里担忧,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当场质疑。
银子却是彻底惊呆了!
一天三十文!
还管一顿这么好吃的饭!
这对于她家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她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连点头:
“愿意!富贵哥!我愿意!我……我一定好好干!”
生怕封富贵反悔似的。
银子欢天喜地、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仿佛踩在云彩上。
宁绣秀这才忍不住小声问:“富贵哥,这……这请人……工钱加上饭食,一天开销不小。”
“咱这鱼丸……真能卖出去吗?能挣回来吗?”
封富贵搂住她的肩膀,信心满满:“放心吧,绣绣。”
“你忘了咱这鱼丸的味道了?银子这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物以稀为贵,咱们这鱼丸,独一份!肯定能行!”
“工钱是成本,但有了帮手,咱们才能做得更多,卖得更多!”
“这叫……投资!”
他用了点现代词汇。
看着封富贵笃定的眼神,宁绣秀心里的担忧也消散了大半。
她点点头:“嗯,我听你的。”
封富贵凑近她耳边,热气拂过她的耳垂,声音带着点坏笑:
“这天也不早了,咱俩是不是……该‘休息’了?”
宁绣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封富贵一把抱起,惹得她一声惊呼,随即羞红了脸,粉拳轻捶他胸口:
“哎呀!你……你这人……放我下来!”
封富贵哪管这些,抱着媳妇就往里屋走,一边走还一边嘀咕:
“爬山找路去咯……”
接下来的几天,封富贵依旧是雷打不动的三点一线:钓鱼、回家、偶尔“加加班”。
银子则天天准时来报道,和宁绣秀一起,在温暖的灶房里,仔细地刮鱼肉、挑鱼刺。
银子手脚麻利,学得也快,很快成了宁绣秀的好帮手。
银子天天往封富贵家跑,自然引起了小伙伴铁头的注意。
“银子,你天天去富贵哥家干啥呢?神神秘秘的。”
铁头拦住从封家出来的银子,好奇地问。
银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富贵哥在做一种叫‘鱼丸子’的东西!可好吃了!”
“鱼丸子?啥玩意儿?鱼肉还能做成丸子?”
铁头一脸不信。
“真的!骗你是小狗!”
银子急了,手舞足蹈地描述起来,
“白白的,圆圆的,放汤里一煮,哎呀那个香啊!比肉都香!”
“吃到嘴里又滑又嫩,一点儿刺都没有!”
“那滋味……啧啧,我长这么大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简直……简直就像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仙丹!”
银子穷尽了自己的词汇量,把鱼丸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铁头听得直咽口水,但还是将信将疑:
“真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你不信?”
银子眼珠一转,“这样,晚上……晚上我想办法给你偷偷带两颗出来,让你尝尝!保管你舌头都吞下去!”
“真的?!”
铁头眼睛亮了。
“嘘!小声点!”
银子赶紧捂住他的嘴,“别让人听见!富贵哥说这是秘方呢!”
两颗鱼丸,如同两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铁头尝过之后,惊为天人!
那奇妙的味道让他魂牵梦萦,忍不住又跟自己的好兄弟吹嘘。
好兄弟尝了,又跟家里人炫耀……一传十,十传百!
“听说了吗?封富贵做的那个鱼丸子,绝了!”
“银子说比肉都香!没刺!铁头吃了两颗,说神仙都不换!”
“真的假的?有那么好吃?”
“费大肚子家那丫头嘴多刁啊,连她都夸上天了!错不了!”
很快,一个顺口溜就在天牛庙村的孩子和妇人中间悄悄流传开来:
“天牛庙,怪事多,富贵哥,本事卓!
鱼肉剁,变仙果,没骨刺,香满锅!
馋得娃,口水落,爹娘骂,也难夺!”
这顺口溜虽然俚俗,却把鱼丸的新奇、美味和诱惑力描绘得淋漓尽致。
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封富贵要做一种叫“鱼丸子”的神奇吃食,
而且有幸尝过鲜的几个人都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