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师方孝孺,开局就被诛十族? > 第32章 只是花架子?
换源:


       “我又不瞎!”李子城道,“刀之重心,本该靠近刀柄,如此方能借手腕发力,挥砍有力。可你看此刀,只知加长,却不顾尾部稳固,重心失衡,上了战场,非但不能御敌,反恐脱柄伤人!”

李子城虽不通兵器锻造,却深谙物理之理,一眼便勘破其中要害。

这番剖析,令这群粗豪铁匠顿时心服口服。原以为是个来镀金的纨绔,不想竟真有本事。

那壮汉起身,抱拳道:“大人,小的刘连生,是这里的掌炉匠头,专司打造将军佩刀!方才多有冒犯,大人海涵!”

李子城浑不在意,打量着他虬结的肌肉,笑道:“好一身横练筋骨,天生打铁的料!”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刘连生也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

气氛稍缓,李子城正色道:“东瀛已占朝鲜,更借机侵扰我浙江、福建沿海!其狼子野心,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羞辱陛下!此事,诸位当有所闻!”

“本官此来,便是要与诸位同心协力,造出一件能克制倭寇的利器!我已向陛下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必呈此器!这十日,望诸位与本官同心戮力!”

刘连生虽服其见识,但闻听十日之限,仍面露难色:“大人,非是小的们不肯尽力。实不相瞒,这十日里,光是各种刀,我们就打了十几把,可没一把能在倭刀下撑过一合!十日造器,时间足矣,可这强度……”

“强度之事,无需尔等忧心!只要严格依我之法打造,一切干系,自有我李子城一肩担下!”李子城环视众人,语气转厉,“但丑话说在前头!若这十日里,被本官发现谁人偷奸耍滑,或是打造时偷工减料……”

他目光如刀:“我已向陛下立了军令状,十日后若无称手兵器,陛下便砍我头颅!在那之前,若被我发现一丝差错,我必先砍了尔等脑袋,叫你们在黄泉路上,给我作赔!”

此话森寒,众铁匠无不打了个寒噤。

刘连生挤出一丝僵硬笑容:“大人放心!小的们必当尽心竭力,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顿了顿,小心问道:“只是……大人能否先将图纸赐下?若兵器形制过大,小的们也好分头打造,免得误了工期。”

李子城起初确实为工期忧心,直到刘连生一语点醒,他心头顿时亮堂起来。

这狼筅做起来并不难,只是从前没人往这上头想,自然无人琢磨。为了保证主干的结实,他让人备下一根手臂粗的竹竿。

削净了竹竿上的枝枝叶叶,李子城把它递到刘连生跟前:“给这竹竿裹一层铁皮,最顶上留些插孔,孔要打得密实!”

刘连生瞧着眼前的竹竿,眉头微皱:“大人,铁皮好打。只是这竹竿……怕是太脆了吧?小的见过他们带回作部的倭刀,锋利得很。依我看,不如换成实心木头?”

李子城摇头:“木头是结实,可也沉得很,一个人舞不动。你先照我说的做,回头咱们再试。”

交代完毕,李子城便铺开纸笔,在作部画起了图样。

这狼筅分作三段:主干、枝条,还有枝条上嵌的尖刺。明末那会儿,为了对付倭寇,狼筅甚至被改成了带毒的。李子城要造的狼筅,自然也能添些花样。不过头一版是要拿去演武场试的,真抹了毒,只怕要出大乱子。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按最原本的样子来。

但他也确实见识过倭刀的厉害。

为了增强狼筅的韧性,他不仅在竹竿主干裹了铁皮,连插在顶端的枝条根部也包了一层。

他琢磨过,两军对阵,倭刀砍劈,最容易伤着枝条的底端

若是枝条不够密,或者护得不严实,上面的枝条被一刀削断,兵士手里就只剩根裹着铁皮的竹竿,怕是连寻常铁枪都不如了。

画好图纸,他便吩咐匠人们分头打造狼筅的三个部分。

为了日后能添些手段,他让人在狼筅最前端的竹筒上开了槽,预备着灌毒药进去。

枝条也做了两种:一种用的是手指粗的细竹,里面的竹节都掏空了。这样兵士用起来,就能从主干灌毒进去,挥舞格挡时,毒药便能从枝条的孔洞里溅出。枝条上嵌的全是打磨得锃亮的六棱梅花刺,锋锐异常,沾着皮肉就能见血。

狼筅虽重,但竹竿留出了很长一截,足够两人合力操控,抵挡倭奴。至于往里灌毒再用,李子城没在作部试。这里是给军中打兵器的地方,不是试家伙的演武场。万一伤了匠人,他的前程也得跟着受累。

匠人们手脚麻利,加上李子城的图纸画得精细,不过两三日光景,第一支狼筅便打好了。

这狼筅足有两丈长,乍看像根巨大的鸡毛掸子,外面裹了层铁皮,不甚起眼。顶端的竹条韧性十足,不易砍断,上面密密麻麻的梅花刺寒光闪闪。整个看起来,倒像一把大扫帚。

做得了,这狼筅就靠墙立在了作部角落。

刘连生盯着自己忙活几天的成果,脸上有些犹疑。他凑近前,上下打量一番,摸着下巴道:“这东西……真能挡住倭刀?”

在他看来,竹子的韧劲哪里比得上精钢?倭刀又是出了名的锋利,一根裹了铁皮的竹竿,如何抵挡?

正说着,李子城也踱了过来:“怎么?是信不过自己的手艺,还是信不过本官的谋划?”

“卑职岂敢质疑大人!就是觉得这东西笨重了些,怕是个花架子,挡不住倭刀。”

“那还不容易?找个人来试试便知分晓。”

作部里刀枪甲胄齐全。刘连生一听,连忙摆手:“哎,李大人,小的不是这个意思……”

“无妨,只是找人试试手,又没让你亲自上阵。”

李子城道,“你挑个身手好的,我拿这狼筅跟他过两招。先说好,对方只能用倭刀或雁翎刀,长枪不行。”

沿海肆虐的倭寇,多用倭刀。

他们身量矮小,用长枪反倒不称手。

狼筅虽长,却不够灵活,若对方使长枪,使用者怕是要变成活靶子。

李子城深知此点,故而约定不用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