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再造星辰 > 冗余参数
换源:


       技术保障室的气压门在身后嘶地一声合拢,精准地像一道闸门,切断了与下方法庭那被精密限定的悲剧场的最后联系。走廊暴露出来,漫长、纯白、无声,只有嵌在天花板里的导光板发出均匀的冷光,将人的影子压缩在脚下,形如某种不被欢迎的附属品。空气里弥漫着消毒剂和臭氧混合的、被称为“标准洁净度”的气味,每一次呼吸都像在给肺部进行一次无菌处理。

纪衡的步伐轻快而富有弹性,鞋跟敲在镜面般光洁的纳米聚合物地板上,发出短促而兴奋的回响,与这环境应有的肃穆格格不入。他手里晃动着一杯半透明的营养液,那是从走廊尽头的智能配给站刚取的,成分根据他早上的生物指标扫描结果进行了微调,据说能提升认知敏锐度。

“99.12%!看到那拟合度曲线了吗?平滑得就像阿尔法空间站的轨道!”他几乎要吹声口哨,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柔性数据板,屏幕上还残留着刚才那令人极度满意的判决建议流程图,绿色的通过标识像胜利的旗帜。“你看到最后那吴法官的表情了吗?经典的认知失调!他那点可怜的、被叫做‘自由裁量权’的遗产,在绝对的数据面前,就像试图用蜡烛对抗轨道炮。冗余的挣扎,迟早被优化掉。”他侧过头,看向身旁沉默得有些过分的林熵,眼中闪烁着技术极客破解了世界级难题后特有的、纯粹而灼人的光芒,“效率,可量化的公正,剔除所有不可控的感性变量。我们正在亲手打磨未来世界的基石,林工。每一条代码,每一次算法迭代,都是在把人类从混沌和非理性的泥潭里,往外狠狠地拽上一寸。”

林熵含糊地“嗯”了一声,试图将注意力从胃部那块持续散发寒意的坚冰上移开,那冰冷甚至让他觉得喉咙发紧。他努力调动起作为“理性之光”一员、作为“忒弥斯之瞳”构建者之一的认同感。系统没有错,证据链完美闭环,法理清晰得像用超纯水洗涤过,判决结果在任何一个宣称理性的框架下都无可指摘。这才是更高级的、摒弃了个人偏狭和情绪波动的公正。他试图吞咽,却感觉口腔里干燥得没有一点唾液。

“我只是在想……”他斟酌着词句,让声音尽量听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客观冷静的技术复盘,而非掺杂了个人情绪的质疑,“系统在构建‘社会效用’评估模型的损失函数时,对于某些……嗯……高度特殊化的外部情境因素,比如被告这种极端且可验证的家庭困境,它的权重系数校准机制和敏感性分析到底是怎么运行的?理论上,这种量级的外部压力施加,是否足以显著扭曲一个基线正常个体的决策函数模型,以至于在最终的量刑参考输出上,应该存在一个动态调整的……”

“哈!”纪衡的笑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脆响亮,带着一种过来人看待天才新手第一次钻入哲学牛角尖时的宽容与淡淡优越感,“我就知道你脑子里这个‘良心校验循环’又开始超频运行了。林熵,我们讨论过无数次了,‘困境’是社会学、心理学变量集合,‘犯罪’是法律事实二进制判定。系统的基础是法律条文矩阵和客观证据链拓扑,不是道德哲学论文或者心理咨询报告的情感分析。一旦我们开始给‘情有可原’开哪怕“一纳米”的口子,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正对林熵,伸出食指,仿佛在虚拟屏幕上点击一个至关重要的按钮:“滑坡谬误就会从理论变成我们每天要处理的、灾难性的现实!欺诈案、渎职案的申诉率会立刻给你颜色看,呈指数级飙升!所有人,我是说所有人,都会瞬间变成奥斯卡影帝影后,抱着厚厚的、真伪难辨的病历本和眼泪汪汪的、经过排练的家属,来疯狂冲击司法系统的防火墙。到时候我们要耗费多少宝贵的算力、多少人力资源去进行甄别真伪的对抗性训练?效率何在?整体的、真正的公正又何在?”他引用起李琟在一次内部战略研讨会上被奉若圭臬的名言,“‘感性,是理性堡垒最阴险、最持续、最具腐蚀性的渗透者。每一次妥协,都是在给绝对公正的堤坝埋下致命的蚁穴。’我们必须守住这条线,林工。怜悯,是最高效的系统冗余,是必须被精准裁剪掉的文明阑尾。为了更大的善,这是必要之恶。”

冗余。裁剪。阑尾。必要之恶。这些词汇今天像淬了冰的针,一次次扎进林熵的感知皮层。他眼前无法控制地闪过张建国妻子那瞬间坍塌下去的肩膀,那不仅仅是悲伤,是整个精神支撑结构在绝对理性面前崩毁的具象化。那份足以压垮一个生命的痛苦,在纪衡和他们所捍卫的系统优化清单里,仅仅是一个需要被无情剔除的“冗余参数”,一个阻碍系统臻于完美的、亟待割除的病变组织。

两人走到走廊分岔口,纪衡要去向项目组长汇报这次“完美的实战压力测试数据”,他再次用力拍了拍林熵的肩,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兄长般的鼓励:“别钻牛角尖了。回去好好看看‘东湖试点’的早期评估报告附录C,就是因为最初版算法试图给‘动机善良度’加一个0.05的可调权重因子,结果呢?差点让整个项目的信度效度崩盘,被审计委员会叫停三个月。事实证明,绝对的清晰,哪怕是绝对的冷酷,也比模糊的温情更有益于文明整体的长期健康。晚上食堂三区见?据说新一批的合成肉排口感优化了17%。”

林熵点了点头,看着纪衡那充满实干家劲道的背影消失在代表更高权限区域的虹膜与步态联合扫描门后。他自己则转向通往普通技术员办公区的走廊,那里的光线似乎刻意调暗了几勒克斯,空气也仿佛更滞重,循环风的低鸣听起来都有些不同。

他的工位是一个标准的白色哑光隔间,像蜂巢中一个毫无个性的六边形格子。点亮屏幕,幽蓝的背光映亮了他略显疲惫的脸。后台日志还在无声地流淌,记录着“忒弥斯之瞳”平稳运行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他需要写一份例行的庭审技术保障报告,汇总系统稳定性、响应延迟、数据流吞吐率等指标。

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悬浮了片刻,他却鬼使神差地没有打开报告模板,而是利用权限调取了刚才张建国案(CS-202X-0730)的完整后台数据流记录——这勉强还能被归类为技术复盘和技术人员的好奇心范畴。数据如瀑布般落下,一切运行参数都在绿色阈值内跳动,完美得无可挑剔,像一首由数字谱写的、结构严谨的无调性交响乐。

他的目光例行公事地扫过各个模块的输出日志。忽然,在情感监测分析子模块的次级输出栏,一小行通常被技术员完全忽略的、字体更小的辅助性注释,像屏幕上的一个瑕疵点,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

【环境情绪噪音采样(旁听席-区域A):检测到异常高强度悲痛频谱,峰值强度8.7(基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