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 第七十六章 漏洞百出
换源:


       李泰自己想不通,但是他能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

他立即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

“岑大人请教我。”

岑文本这才缓和了表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其实对于李泰所谓的“才华”也不怎么看在眼中,不过魏王表现出的态度,却让天下士族都非常受用。

岑文本本来对于魏王只是有些好感,觉得他礼贤下士,他日若能登基为君主,则对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个好消息。

其实晋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年纪尚小,可以慢慢影响。

相对而言,太子殿下虽然有大义名分,但是跟读书人之间就不怎么亲近,而且也多有些任性妄为的举动。

可是当听闻李承乾在太原对王氏所做的事情,甚至于还强行扣押王氏子弟扭送到长安来治罪,便让岑文本对于李承乾的态度大恶。

这等人若是掌握了大唐神器,天下士人不得安矣!

太原王氏,那是何等豪族,其家族中出过多少了不得的人物,岂能任由太子折辱?

岑文本决定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不能让魏王平白吃一个大亏。

“咳,殿下想来也听闻现在街头巷尾对于太子的议论了,其中多有夸大之言,此事对于太子来说,利弊参半,若是借机放大对太子的不利之处也不是不行。”

“然而,殿下却是忽略了一些事情。此次大胜,乃是朝廷之胜,也是大唐之胜,而陛下乃是大唐的陛下!”

“在此次大胜之下,所有人都很高兴,纵是民间有些出格的话,谁又会真正计较?”

“若是人同此心,那么刻意计较,甚至还在朝廷在陛下面前放大这些话,又存了什么居心,殿下就不怕自己所为太过显眼,甚至让陛下都注意到吗?”

李泰本身也是聪明人,经过岑文本的提醒,瞬间像是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他清醒过来。

之前他也觉得,柴令武所言是条好计。

可是,现在才明白其中的破绽。

自己的父皇是何等英明,他可以在朝堂之上玩手段,甚至是影响父皇的想法,但只要做得稍稍明显,必为父皇察觉。

父皇虽然对他极为宠爱,但若是明白自己事事都在针对太子,甚至于还隐藏了险恶的用心,那么必定会生出厌恶之心。

甚至于士族也会对自己产生“误会”。

父慈子孝,兄爱弟恭,方合伦常之道,自己若是明着表现出欲害死长兄之心,恐怕很多正直的士族也会容不下自己。

岑文本看到房遗爱和柴令武露出不服气的神色,再次叹了口气,说出一个还没有传出朝廷的消息。

“殿下可知,太子已经上书朝廷,北境初定,薛延陀部对大唐的威胁降低,他请求令程知节等将领帮助阿史那思摩收复草原,而太子自己则押送着白默的尸首离开军中,暂回长安。”

“也就是说,殿下等在陛下面前极力诉说太子手握兵权威胁朝廷安定之时,太子很可能已经主动放弃兵权,回到长安了!”

李泰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解释:“岑大人误会本王了,我虽然觉得皇兄不合为人君,但也只是为大唐计,从来没有要害兄长之心呐。”

“兄长立此大功,依着他的性子必生自傲之心,现在皇兄能主动放弃兵权,对大唐而言也是天大的好事,本王还是很为皇兄高兴的。”

岑文本听他如此说,不管是不是托辞,都说明魏王已经放弃了那个愚蠢的计策。

“魏王您不用急躁,陛下之前没有忘记您,让您负责后方物资转运之事,那么此次前线得胜,您的功劳也是有的。”

“纵使民间不知殿下之辛劳,但是朝廷中人,都是明白的。”

岑文本这话倒不是空言安慰。

贞观年间,大唐平定天下时日尚短,而且战事从来没有停止,凡大唐的文臣多亲自经历过为前线转运物资的职位,很清楚这种职位的辛劳和作用。

他们中很多人是真心认为魏王也是有功劳,只不过这份功劳是必定会被主掌兵部的房玄龄大人分走许多。

但,能在老臣的辅助之下,供应大军所需,帮助大军赢得大战,同样说明魏王的能力。

“若是太子殿下不知分寸,那么陛下自然会对他产生厌弃之情。现在魏王您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拿下自己应得的夸赞,以沉稳的表现区别于太子殿下,增加陛下对您的好感。”

“只需步步为营,静待他人犯错,便已经是上上之策了。而且陛下对殿下一向宠爱,总会给您同样的表现机会的。”

李泰虽然已经明白了柴令武之策绝非上策,但是听到岑文本的说教,内心更加鄙夷。

这番话表面上听着没什么毛病,但细究下来,等于啥都没说!

好在李泰也不需要岑文本成为自己的谋主,为他出谋划策,只要他老人家能表明支持自己的态度,影响大量的朝臣便可以了。

他的脸上堆起了不分真假的笑容:“岑大人之教,本王自然要时时体会的。”

送走了岑文本,柴令武等人脸上露出了惭愧之色。

“殿下,都是臣等无能,没有意识到其中风险,几乎误了殿下大事。”

李泰的心里确实是很不满的。

他还真的差点儿被这两个心腹给害了。

但是现在能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的利益出谋划策的臣子不算多,他还多有倚重这二人的,不能真的论及他们的罪责。

“罢了,你们也是年轻,用意都是好的,而且计策本身也有可取之处嘛。”

“本王自然不能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但是可以通过我们掌握的御史搞点儿动作。”

“你们刚刚也听到了,太子他主动放弃了北疆兵权,既是如此,那在权势上他对我们威胁不大,让御史们上书的时候也注意分寸。”

“此次我们不求让太子引起朝廷之忌,至少也要在此事上埋下怀疑的种子,等他日太子又掌兵权,我们依然能找到机会,激化大家对于太子权势的忌惮之心。”

柴令武见到魏王并未见责,反而帮自己完善了计划,心中不禁大喜。

“多谢魏王殿下提点,臣等这便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