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60:从卡车学徒到工业巨子 > 第26章 上门收活,老子不请自来!
换源:


       天刚蒙蒙亮,凛冽的寒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西山脚下红旗林场的每一个角落。

偌大的伐木场死寂一片,只有几缕炊烟从工棚的烟囱里艰难地探出头,随即被风吹散。

场中央,一台链锯式伐木机如同一头僵死的钢铁巨兽,半个身子埋在没膝的积雪里,一动不动。

十几个伐木工人围着一个铁皮炉子,通红的炉火映着他们一张张焦灼而无奈的脸。

“唉!”场长王卫国狠狠吸了口旱烟,吐出的烟圈瞬间凝成白雾,“运输队的电话打烂了,就一句‘等着’!说前面排的单子多,最快也得半个月。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这批木材可是军工厂的订单,耽误了谁担得起?”

工人们愁眉不展,这鬼天气,机器一停,人就得受冻,工分也没了着落。

就在这片绝望的寂静中,一阵沉闷而有力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撕裂了风雪。

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山口,只见一辆解放半挂车,披着一身风雪,如同一头蛮牛般冲破雪幕,缓缓驶入林场。

这车太扎眼了。

车头被改装得异常粗犷,加装了防撞梁和探照灯。

车尾焊着一排挂满扳手、撬棍的工具架,车顶的防雪篷布被风雪压得鼓鼓囊囊,但依然坚挺。

最醒目的,是驾驶室车门上用红漆喷涂的大字:周向东流动维修队,随叫随到!

车门“吱呀”一声推开,一个壮硕的汉子跳下车,正是王铁柱。

他跺了跺脚上的雪,对着发愣的王场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场长,别愁了!我们是修拖拉机出身的,这铁疙瘩看着复杂,不也是烧油的?我们敢碰!”

王卫国将信将疑地打量着这辆“怪车”和车上的人。

这年头,敢这么拉杆子单干的,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真有两把刷子。

没等他开口,一个清瘦但沉稳的身影已经从副驾驶下来。

周向东没一句废话,径直走向那台趴窝的伐木机,只对身后跟来的苏晓梅说了句:“工具箱。”

他绕着机器走了一圈,时而俯身,时而用戴着手套的手敲击着机壳的不同部位,耳朵紧贴在冰冷的金属上,仿佛在聆听一头巨兽最后的喘息。

“小伙子,看出啥门道没?”王场长凑过来,心里还是没底。

周向东没有回头,目光如炬:“噪音不对,熄火前肯定有剧烈抖动。”

王场长一惊:“对!没错!当时抖得跟筛糠一样,‘咔’一声就歇了!”

就在这一刻,周向东的脑海里,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幕悄然浮现。

【系统启动:设备状态快速诊断…】

【目标:东方红-75型链锯式伐木机】

【诊断中…10%…50%…100%】

【诊断完成!

主要故障:1.高压油泵柱塞因劣质柴油杂质及低温共同作用,发生卡滞。

2.空气滤清器因风雪倒灌,严重堵塞。】

十秒钟,病根尽显!

周向东心中有了数,他掀开机器外罩,动作干脆利落。

王铁柱已经心领神会地递上了扳手。

他三下五除二拆下空气滤清器,里面果然塞满了冰渣和污物。

“晓梅,地质勘探用的防冻棉拿过来。”

苏晓梅立刻从车上取来一卷特殊的白色棉毡。

周向东扯下一块,裁剪成型,竟是临时做了一个替代滤芯塞了进去。

“这只能顶一阵,回头你们得换原厂的。”

接着,他转向更核心的油路问题。

他没有使用蛮力,而是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根不起眼的、顶端带着特殊接头的液压顶杆。

这是他用报废的千斤顶零件自制的疏通工具。

他将顶杆精准地接入油泵检测口,手上缓缓加力。

“滋……”一声轻微的、如同牙膏被挤出的声音响起,卡滞的柱塞被平稳地推回了原位。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围观的工人们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惊讶,最后只剩下满眼的敬佩。

这手艺,太硬了!

四十分钟后,周向东直起身,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试试吧。”

王场长颤抖着手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嗡…轰——!”

沉寂的钢铁巨兽猛地一颤,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锯木机前段那长长的链条“唰”地一下飞速转动起来,卷起的雪沫四散飞溅!

“动了!动了!”

“我的天,真修好了!”

整个林场瞬间被巨大的欢呼声淹没。

工人们激动地把帽子抛向空中,王场长更是冲上来,一把抓住周向东的手,激动得满脸通红:“兄弟!神了!你可真是我们的救星!运输队那帮大爷要半个月,收费还得一百多!你这……”

周向东笑了笑,伸出五个手指:“五块钱人工费。另外,给我们装两捆劈好的木柴,路上取暖用。”

“五块?!”王场长愣住了,“兄弟,你这……你这比运输队快了十倍不止,价钱便宜了一大半还多啊!”

“我们是流动维修,成本低。”周向东淡淡地说。

王场长死死拉住他,生怕他跑了:“兄弟,别走!下个月,我们林区还有三台大家伙要大修,你能不能……能不能给包了?”

周向东和苏晓梅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咱们签个协议,我保证每月过来巡检一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里。”

回程的路上,解放半挂在雪地上压出两道深深的车辙。

王铁柱一边开车一边咧着嘴哼着小曲,后视镜里,一个身影骑着自行车正拼命追赶。

“东哥,你看,那不是林场的李师傅吗?”

车缓缓停下,满头大汗的李师傅追了上来,他把一个油腻腻的笔记本从车窗塞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小周师傅,这是我……我修了三年机器,记下来的一些常见毛病和土办法,你拿去做个参考!”

王铁柱乐了:“老李,你这可是叛变革命啊!把看家本事给我们了?”

李师傅把眼一瞪:“我只认手艺,不认山头!你们这手艺,我服!这本子给你们,比放在我这儿吃灰强!”说完,他推着自行车,转身消失在风雪里。

当晚,一行人歇在几十里外的小镇旅社。

昏黄的油灯下,苏晓梅摊开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一份她从父亲的老战友那里誊抄来的《三线建设重点单位名录》。

“向东,你看,”她的手指点在纸上,“这些厂矿,明年全都要扩产,设备更新换代跟不上,维修保养肯定吃紧。西山这片,就有红旗机械厂和红星矿务局两个大单位。”

周向东接过名录,又从包里掏出一张西北地区地图,目光在上面缓缓移动。

他拿起铅笔,在“红旗机械厂”和“红星矿务局”的位置上,重重地画了两个圈。

“铁柱说得对,但也不全对。”周向东的眼睛在灯光下亮得惊人,“咱们不是来跟运输队抢一口饭吃的,咱们要织一张网。一张覆盖整个西北工业区的维修保障网!”

话音刚落,他的脑海里,系统界面再次轻微一震。

【时代任务:自立门户(进度 80%)】

【提示:首个外部协作网络已初步形成,声望正在发酵。】

他吹灭油灯,黑暗中,一个更加宏大的模拟画面在他脑海中闪过——不再是一台车,而是十台、二十台红色的维修车,在不同的厂矿、林场、工地间穿梭。

十名、二十名顶尖技工在不同地点同步作业,所有故障数据通过电台实时回传到一个由他掌控的中心调度台……

窗外,寒风呼啸,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冻结。

旅社院子里,那辆红色的解放半挂静静地停在雪地里,车身的红漆在夜色中像一团不灭的火焰。

它不再是一辆简单的卡车,更像是一支已经填入弹药、蓄势待发的工业子弹。

天亮之后,它将射向何方,没人知道。

但周向东清楚,下一个目标,已经锁定。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狩猎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