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60:从卡车学徒到工业巨子 > 第31章 厕所里出大师,老子用人不问出身
换源:


       夜色如墨,西山厂房内仅有几盏昏黄的灯泡驱散着黑暗,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铁锈混合的独特气味。

陈国栋干枯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卡尺,在那台老旧的C620立式车床主轴轴承位上轻轻滑过,粗糙的铸铁表面在他指尖下传递出细微到令人发指的信息。

他本是平静无波的眼神倏然一凝,眉头紧紧拧成一个疙瘩:“这夹具刚修过?”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柄重锤敲在周向东的心上。

“是,李师傅他们几个老师傅用电焊堆焊修补的。”周向东走上前,语气带着一丝试探。

“胡闹!”陈国栋猛地收回手,声音骤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焊补产生的热应力会改变金相结构,硬度不均,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磨损!更何况,这偏心足有零点一五毫米!用这种东西加工零件,就是生产一堆废铁!”

零点一五毫米,一根头发丝的厚度,寻常老师傅拿着千分尺都要量半天,他竟用手一摸便知!

周向东心中巨震,面上却保持着镇定,笑道:“陈师傅,那您看……该怎么办?”

陈国栋瞥了他一眼,目光锐利如鹰:“怎么办?重新镗孔!把焊补层全部切掉,再镶套。你有镗刀吗?”

“有!”周向东仿佛早有准备,转身从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箱最底层,翻出一个油布包。

布一打开,一套锈迹斑斑、样式古朴的刀头赫然躺在其中。

“废品站淘来的,苏联货。”

陈国栋的呼吸猛地一滞,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枚,用袖子狠狠擦去表面的油污和铁锈,刀刃处一抹深邃的乌光在灯下闪过。

他的眼中爆发出炙热的光芒,那是一种顶级匠人看到绝世工具时的狂喜:“好东西!钨碳合金,硬度够了!只是这角度不对,得重新磨。”

话音未落,他已走到砂轮机前,手腕一翻,火花四溅中,那枚老旧的刀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正成一个全新的、充满杀气的角度。

没有多余的废话,陈国栋亲自上机,校准、找正,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与这台冰冷的机器融为一体。

当他合上卡盘护罩,猛地推上进给手柄,锋利的刀尖瞬间咬住坚硬的焊补层。

“滋——”

刺耳的摩擦声中,一缕赤金色的铁屑卷曲着、嘶吼着,如同一条被惊醒的金蛇,盘旋飞舞而出,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

周向东站在一旁,瞳孔深处,淡蓝色的数据流飞速闪过。

【微观结构扫描已启动……】

【目标材质:45号钢,焊补层材质:J507焊条,硬度:HB210-235,存在应力集中点……】

【实时计算最优切削参数……建议:主轴转速下调3%,进给速度增加0.02mm/r……】

“陈师傅,转速降一格,进给快一丝!”周向东低声喝道。

陈国栋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几乎在周向东话音落下的瞬间,便精准地完成了调整。

他没有问为什么,那是一种源自顶尖高手间的绝对信任。

一人凭神乎其技的经验,一人靠超越时代的科技,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是搭档了数十年的师徒。

厂房外,负责守夜的王铁柱蹲在墙角,狠狠吸了一口劣质卷烟,呛人的烟雾让他眯起了眼。

他望着窗户里那个专注得如同雕塑般的老人身影,忍不住掐灭烟头,低声喃喃:“乖乖……这老爷子,哪里是扫厕所的命,分明是八级钳工下凡啊!”

三天后,城郊废品站。

“哐当!”

巨大的铁锤砸在报废发电机的外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赵大柱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虬结贲张,每一滴汗水都反射着钢铁的冷光。

“买废铁?自己去那边过磅!”他头也不抬,声音粗犷得像砂纸磨过铁板。

周向东没有走,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张卷起的图纸,摊开在他面前的铁砧上:“赵师傅,这根柴油机曲轴,你能车吗?”

图纸上,复杂的轴颈、连杆颈和平衡块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公差要求正负零点零二,淬火后要求整体变形量不超过三丝。”

赵大柱的动作停了,他用沾满油污的手抓起图纸,起初眼神里满是不屑与嘲弄:“小子,你当我是街边补锅的?这种精度……”

他的话戛然而止,瞳孔猛地收缩,死死盯住图纸右下角的一个不起眼的结构设计上,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这……这不是国产的设计!这是……哈尔科夫内燃机厂的改进型!你怎么会有这个?”

周向东迎着他震惊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只管说,你敢不敢做。我敢用你,哪怕你十年前被红星厂开除,哪怕到现在也没人给你平反!”

“开除”与“平反”两个词,如两根钢针,狠狠刺进赵大柱内心最深的伤口。

他那双握锤的手猛地攥紧,青筋暴起。

“哐!”

铁锤被他狠狠砸在地上,整个地面都为之一震。

他双目赤红,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咆哮道:“他妈的!老子这身本事,不是靠哪个狗屁组织给的!我干!”

说罢,他转身朝着身后一个破败的窝棚怒吼一声:“二锤!别他娘的睡了!收拾家伙,跟老子干活!”

一个瘦小的身影连滚带爬地从棚子里钻出来,是他的徒弟李二锤。

他背上一个沉重的帆布工具包,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怯懦,但看向赵大柱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师……师兄……你说干,咱就干!”

七天七夜,西山厂房灯火通明。

陈国栋负责总装与精密校准,他那双眼睛比水平仪还准。

赵大柱亲自操刀,车削着一根根关键的轴类零件,李二锤在他身旁紧张地打着下手,递工具、量尺寸。

王铁柱则成了最不知疲倦的搬运工,扛着沉重的缸体和变速箱来回穿梭。

当第五台拖拉机的发动机被成功点燃,爆发出雷鸣般的轰鸣时,在场所有人都被黑烟呛得灰头土脸,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前来验收的农民代表激动地跳上车,在厂区里猛轰油门跑了一圈,轮胎在地上划出两道深深的印痕。

他跳下车,一把抱住周向东,眼眶通红:“兄弟!你们修的不是车,是俺们几百口人下一季的命啊!”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周边的公社。

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

就在此时,周向东的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轰然震动!

【“聚拢火种”阶段性任务完成!】

【检测到团队雏形已建立,核心成员协作效率提升……】

【奖励发放:协同研发模块已解锁!】

一道全新的界面在周向东眼前展开。

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复杂的总任务,例如“变速箱大修”,可以被系统自动拆解成“壳体清洗与探伤”、“齿轮磨损测绘”、“同步器修复与重制”、“轴承更换与预紧”等数十个子任务。

他可以将这些任务精准地分派给陈国栋、赵大柱等人,让他们并行作业,互不干扰。

【预计团队整体效率提升300%!】

周向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狂喜。

他抬起头,望着那围坐在炉火旁,第一次举杯喝酒的四人。

陈国栋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竟也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赵大柱正吹嘘着当年的技术,李二锤在一旁憨笑,王铁柱大口地灌着酒。

这星星之火,终于燃起来了。

远处,沉寂了许久的西山厂房大烟囱,在夜色中再次喷吐出滚滚浓烟。

那黑色的烟柱笔直地刺向夜空,像一支蘸满了墨的巨笔,在漆黑的天幕上,写下了一封无声的、充满了力量与决心的请战书。

这股重新燃起的工业火焰,打破了西山长久以来的沉寂,也注定将惊动黑夜中某些一直紧盯着这里的眼睛。

一个崭新的、充满变数的黎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