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绝天君 > 第六章 帝心似海 潜龙睁目
换源:


       皇帝御驾亲征的决定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朝堂掀起惊涛骇浪之余,也在暗地里让某些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其中,最为志得意满的,莫过于二皇子姜浮瑾及其母族——势力庞大的贵妃一族。

钟粹宫内,香气袅袅。

二皇子姜浮瑾难掩脸上兴奋之色,对着镜前由宫女精心打理冠冕的贵妃林氏道:“母妃,父皇此次亲征,归期未定,京中空虚,监国重任,非儿臣莫属!

大哥那个灾星还在静思苑圈着,老三是个没主见的,老四更是黄口小儿。还有谁能与儿臣争?”

贵妃林氏转过身,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一丝精明的笑容,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瑾儿,切莫大意。监国之位虽看似你囊中之物,但陛下并未明旨,内阁那几个老狐狸,还有宗人府,态度都还暧昧。越是此时,越要沉住气。”

她轻轻挥退左右,压低声音:“当务之急,是让该闭嘴的闭嘴,该开口的开口。你父皇离京前,必须让朝堂上下都明白,谁才是未来真正的主事之人。”

姜浮瑾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儿臣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接下来的日子,二皇子一派动作频频。

皇子在一次“偶遇”中碰到兵部侍郎,亲切地拍着对方的肩膀:“李侍郎,父皇亲征,后勤补给乃是重中之重,可谓关乎国运。侍郎大人劳苦功高,待本王……日后定然不会忘了大人的辛劳。

听闻令公子卡在开脉初期已久?本王府上恰有一株二百年份的悟心茶,或对破境略有助益,晚些时候便派人送到府上。”

对一位颇有清望、但家族式微的翰林学士。二皇子的门客代为传话:“刘学士文章道德,天下皆知。二殿下素来敬重读书人,尤重学士这般清流。如今国事艰难,正是需要学士这般肱骨之臣站出来,秉持公心,匡扶社稷。殿下常言,若得刘学士为辅,何愁朝堂不清明?听闻学士族中子弟欲入国子监……殿下或可略尽绵力。”

对一位掌管京城部分防务、态度中立的卫将军,二皇子亲自在其下值路上“巧遇”,语气温和,话却如刀:“王将军,京城安危,系于将军一身。如今多事之秋,最忌首鼠两端。将军是聪明人,当知良禽择木而栖。

有些位置,坐上去容易,想坐得稳,却需要足够的……眼力。将军的家小都在京城吧?本王希望他们一直都能平安喜乐。”王将军脸色一白,冷汗涔涔而下。

对一位忠于皇帝、隐约对二皇子所为表示过不满的御史。贵妃林氏族中的一位兄长“拜访”御史府,看似闲谈,却句句机锋:“张御史铁面无私,令人敬佩。不过,这世上有些事,并非非黑即白。水至清则无鱼啊。

听闻御史大人年轻时在地方任职,曾有一桩旧案……呵呵,虽说陈年往事,但若此时被翻出来,恐怕于大人清誉有损,也会让陛下在前线分心不是?如今局势,安稳为上,御史大人以为呢?”

言语间的威胁,不言而喻。

甚至对内阁几位相对耿直、尚未表态的大学士二皇子党羽散布流言,暗示其与远在边境的某位将领交往甚密,有结党营私之嫌,试图施加压力,逼其保持沉默或倒向自己。

一时间,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许多官员被迫做出选择,或主动投靠,或被迫沉默。

二皇子姜浮瑾看似春风得意,党羽势力迅速膨胀,仿佛监国大位已是其掌中之物。他们甚至开始讨论陛下离京后,如何进一步“规制”静思苑,彻底绝了那“灾星”的任何可能。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到,深宫之中,那双透过龙气镜观察着一切的眼睛,早已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

皇帝姜渊的沉默,并非毫不知情,而是在冷眼旁观,等待着什么。

静思苑内,时光仿佛凝滞。

姜浮生盘膝坐于院中古槐之下,双眸微阖,意念沉入体内,试图捕捉那丝如游龙般难以掌控的未知气息。

气息流转间,周遭稀薄的气息泛起微不可察的涟漪。

忽然,一阵极其细微、却直抵神魂深处的癫狂笑声再次毫无征兆地炸响!

“嘻嘻……哈哈哈……轮回往复……戏幕又启!小子,你待如何?”

那声音缥缈不定,仿佛来自九幽之下,又似源于亘古之前,带着一种看破轮回的沧桑。

他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猛地睁开眼,扫向空无一物的四周。又是这个声音!

就在他心神激荡,试图捕捉那笑声来源之际,院墙外那两名侍卫的交谈声,恰好借着一阵风,无比“巧合”地清晰地送入了他的耳中:

“……陛下御驾亲征……二殿下风头无两……监国……等二殿下掌了权,这静思苑怕是……”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钉子,敲入他的耳膜。

姜浮生坐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极致的、冰冷的兴奋与算计在疯狂运转。

父皇看似厌恶却暗中的关照、二皇弟日益嚣张的气焰、朝堂微妙的平衡、边境的战火、还有他自己这身不容于世的“灾星”之力……

常恩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踉跄着扑过来,声音带着哭腔:“殿下!您、您也听到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啊!二殿下他绝不会放过我们的!老奴死不足惜,可是殿下您……”

姜浮生缓缓抬起手,止住了常恩的话语。

他的眼神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和……狂热。

他轻轻笑了起来,笑声却让常恩感到毛骨悚然。

“常恩,”他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你说,为何这么巧?”

常恩一愣:“巧……巧什么?”

“父皇刚决意亲征,二皇弟正志得意满,拉拢朝臣,威胁异己。”

姜浮生的语速不紧不慢,却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眼前的迷局,“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本该严守规矩的侍卫,偏偏在我静思苑外墙,‘恰好’谈论此等机密要事,声音‘恰好’能让我听见?这皇宫大内,何时变得如此……不谨慎了?”

常恩张大了嘴,他完全没想过这一点。

姜浮生继续道,眼中闪烁着智慧近乎妖异的光芒:“这是有人,故意要让我知道。有人,不想让我安安稳稳地在这静思苑里……等死。”

“是、是谁?”常恩结巴巴地问。

“是谁?”姜浮生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谁最希望看到我和二皇弟斗得你死我活?谁又能如此精准地掌控父皇离京前这微妙的时机?谁既有能力安排侍卫‘失言’,又深知我绝非坐以待毙之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是咱们那位,即将御驾亲征的……父皇陛下。”

常恩如遭雷击,彻底僵住。

姜浮生却仿佛看穿了一切,眼神冰冷而锐利:“他把我圈在这里,冷落我,保护我,观察我,如今又要离开。

他岂会不知二皇兄的野心?他岂会放心将京城完全交给一个急于上位的儿子和一个虎视眈眈的贵妃家族?”

“他这是在给我递刀,也是在逼我组建自己势力,和母族出手。”

姜浮生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静,“他将二皇弟捧得越高,二皇弟摔下来就会越狠。

而我这把被所有人忽视的废剑,若是能在他离京期间,替他搅乱局势,甚至……除掉一些他不好亲自下手的绊脚石,比如日渐坐大的贵妃一族,那便是意外之喜。”

“若我失败了,他也可借此除掉二皇弟的势力,于他无损,若我成功了……”姜浮生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那他回来时,面对的将是一个被我这个意外清洗过的朝堂。

届时,他依然是掌控一切的皇帝。”

这一番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分析,将皇帝深沉莫测的帝王心术剖析得淋漓尽致!其思维之敏捷、洞察之深刻、对人心把握之精准,已完全超乎常人的想象,近乎妖孽!

常恩早已听得目瞪口呆,浑身冰冷,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眼前这位少年皇子那可怕的心智。

姜浮生站起身,望向皇宫深处,那眼神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龙椅上那位冷漠的父皇。

“他既然布下了棋局,送上了棋子,那我……岂有不下之理?”他轻声自语,语气平静,却蕴含着风暴,“二皇弟以为他是执棋者,殊不知,他也只是父皇棋枰上的一子,而我……”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冰冷而疯狂的笑容:“而我,或许会是那个掀翻棋盘的人。”

“我要看看,这京城,这皇宫,在这场风暴之后,是否还能回到从前的样子!”

此言一出,已非简单的自保或报复,而是隐含了窥伺大位、搅动天下的野心和魄力!

常恩望着眼前气质骤变、智谋如海、言语间仿佛能呼风唤雨的少年,腿一软,终于彻底跪伏下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潜龙,已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