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满没有想到大家还会自发带东西来,内心有一点被触动。眼前这群质朴的村民,虽然各自艰难,却愿意分享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
正当院子热闹非凡时,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院门口。陈大川穿着一件半旧的灰布棉袄,肩上扛着一袋东西,黝黑的脸上还带着山间的寒气。
大川来了!李叔高声招呼道,手里拎的什么好东西?
陈大川微微点头,算是跟大家打了招呼。他径直走到田小满跟前,把肩上的布袋放下:山上摘的野栗子,添在粥里香。
田小满抬头对上他的眼睛,那双眼睛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她接过袋子,沉甸甸的:这么多?你自己不留点?
还有。陈大川简短地回答,目光扫过她沾了面粉的衣袖,又迅速移开。
张婶在一旁打趣:哎哟,咱们大川就是实在,不声不响的把山货送来了。
陈大川的耳根微微发红,也不搭话,自顾自地走到水缸边舀水洗手,然后默默接过田小满手中的长柄勺:我来搅,你去歇会儿。
田小满刚要推辞,春桃已经笑着把她拉到一边:就让大川哥帮忙吧,你都站了半天了,刚好我们把这栗子剥一点出来放粥里。
春桃捡了一碗栗子出来,几位大婶见状也纷纷过来帮忙剥了起来。不一会功夫就剥了半碗。
洗净的板栗加入锅里,随着陈大川的搅动迅速与其它食材混合在一起,锅里的粥也越来越浓稠。他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把柴,火势立刻旺了起来。田小满偷眼看他,发现他专注的侧脸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坚毅。
粥好了!随着陈大川低沉的声音,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春桃已经排好了碗,小树负责分发。田小满舀起第一碗,稠稠的粥里能看到各种粮食。她双手捧给王婆婆:您先尝尝。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先喂给两个孙子一人一口,才自己吃了起来。粥刚入口,她的眼睛就眯了起来:香,真香!
很快,院子里响起了一片喝粥的声音。田小满看着大家满足的表情,心里暖洋洋的。这时,春桃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指了指灶台。
田小满会意,高声说:大家慢点喝,还有好东西呢!说着,她和春桃揭开另一个小锅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立刻爆发出来——那是煎得金黄的豆渣饼,表面撒着野葱花,油汪汪的让人食指大动。
这是...张婶好奇的凑过来。
豆渣饼,田小满笑着解释,用豆腐坊的豆渣做的,大家尝尝。我打算以后卖四文钱一个。
四文?李叔咂咂嘴,镇上最普通的素饼也要卖六文一个呢!
田小满笑了笑,小心地把饼切成小块,分给每个人。王婆婆的小孙子接过就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也不舍得吐出来,含含糊糊地说:好吃!比白面饼还香!
李叔仔细品尝后,惊讶地问:这真是豆渣做的?一点豆腥味都没有,又香又软,还有点嚼劲。
田小满点点头:关键是豆渣要新鲜,还要加一点猪油和调料。
小满姐张婶的女儿怯生生地问,这个饼我想买几个给我爹尝尝,他今天去镇上干活没赶上。
田小满和春桃对视一眼,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卖是卖,不过得等两天。大家要的可以先预定,我们做好了给送去,今天是请大家吃的。
张婶拍着大腿说,这饼确实还挺划算的,吃了又抗饿
给我预定三个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预订着。田小满一边应着,一边给大家添粥。她忙得额头沁出细汗,一绺头发黏在了脸颊上也没察觉。
忽然,一块干净的粗布帕子递到了眼前。田小满抬头,对上陈大川平静的目光。她接过帕子擦了擦脸,闻到帕子上淡淡的松木香。
谢谢。她小声说。
陈大川只是点点头,转身去帮忙收拾用过的碗筷。
小满啊,张婶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大川这孩子不错,踏实肯干。你看他今天这一趟趟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你。
田小满的脸腾地红了:张婶,您说什么呢!
好好好,不说不说。张婶笑眯眯地走开了,但那眼神分明在说我都懂。
夕阳西下,院子里的人也渐渐散去。陈大川是最后一个走的,他细心的帮着把重物都归置好,又检查了一遍灶膛里的火是否完全熄灭。
这个给你。临走时,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趁热吃。
田小满打开一看,是一块还温热的豆渣饼和一碗特意留出来的腊八粥,粥里飘着几颗饱满的野栗子。
你...你没吃?田小满惊讶地问。
陈大川摇摇头:吃过了。顿了顿,又补充道,看你忙,没顾上,特意给你留的。
田小满心头一暖,捧着粥碗不知说什么好。
陈大川慢慢转身走向院门,高大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坚实。
陈大哥!田小满突然叫住他。
陈大川回头,眼神询问。
明天...明天我要去豆腐坊拿豆渣,路有点远...田小满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来接你。陈大川说完,大步流星地走了,仿佛怕她反悔似的。
田小满捧着粥碗站在院子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春桃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轻声笑道:看来咱们的生意有着落了,光预订的就有四十多个饼,按四文钱算,就是一百多文呢!
田小满点点头,看着灶台上剩下的一点粥和最后两块豆渣饼:明天一早,咱们给村里那几个走不动的老人送去吧。
夜色渐浓,但田家小院似乎还飘着粥和豆渣饼的香气。田小满小口喝着陈大川留给她的粥,觉得这是她喝过最香甜的腊八粥。她知道,她今天的计划算是成功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