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一把唐横刀,你管这叫农民? > 第十三章百姓子弟兵成了
换源:


       连通港的火,烧了整整一夜。

清晨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焦糊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

爆炸最终夺走了一百三十七条性命。

萧容没有待在县衙。

她穿着一身沾满泥污的布衣,亲自站在临时搭建的粥棚前,为每一个前来领粥的灾民盛上一碗热粥。

她的动作不再有皇室的优雅,只有一种几近笨拙的认真。

“殿下,您歇歇吧。”

一名雪龙卫低声劝道。

“事有轻重缓急,百姓没有,我可以歇,可那些失去了家人的百姓怎么办。”

萧容没有抬头,只是将一碗粥,稳稳地递到一个失去母亲、眼神空洞的孩子手中。

她懂了。

李显教给她的道理,在此刻,化作了最朴素的行动。

救人,安民。

这比任何冠冕堂皇的圣旨,都来得更重要,也比任何一个书上所说的盛世都要切合实际。

……

李显再次回到李家村时,已是三日之后。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他的身后,跟着一队抬着箱子的衙役,箱子里,是崭新的军服,还有李显通过系统兑换的武器。

“哥回来了!”

村口,第一个发现他的是小石头。

孩子清脆的喊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花。

“显哥回来了!”

“是咱们的大英雄回来了!”

李小翠从屋里冲了出来,眼眶通红。

紧接着,整个李家村都沸腾了。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李显团团围住。

他们的脸上,不再有昔日的麻木与畏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近乎狂热的崇敬。

“显哥儿,听说你要招兵打水匪?”

一个断了条胳膊的老汉,硬是把自己十五岁的儿子推到李显面前。

“犬子虽然瘦弱,但有的是力气!请显哥儿收下他!”

“还有俺家的!”

“俺也去!”

人潮涌动,一张张质朴的脸庞上,写满了信任与期待。

不止是李家村。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临江左近的十里八乡。

那些曾被秦寿欺压的,曾亲眼见证过江堤奇迹的百姓,纷纷将自家的青壮男丁送来。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

他们只知道,跟着李显,有饭吃,有活路,有尊严。

短短一日,临江城外,一片开阔的河滩上,已黑压压地聚集了近八百人。

李显看着眼前这支队伍,心中却并无喜悦。

他们衣衫褴褛,队列散乱,更像是一群逃难的灾民,而非一支军队。

也许一声口哨,能引来一半人回头。

一句呵斥,能让他们缩着脖子交头接耳。

李显很清楚,单靠兵刃和口粮,永远无法将这群乌合之众,锻造成一支真正的铁军。

他们需要的,是信仰。

是一种能让他们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信仰。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显脑海中萌生。

当晚,李显将李小翠叫到跟前。

他递给她一叠厚厚的草纸。

“这是什么?”

李小翠好奇地接过。

纸上,是李显用这个时代的文字,一笔一划写下的故事。

一个名叫《白毛女》的故事。

李小翠只看了几页,眼泪便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她看到了杨白劳的绝望,看到了喜儿的悲惨,更看到了黄世仁那张与秦寿、与陈三、与无数乡绅恶霸别无二致的丑恶嘴脸。

“哥……”

她抬起头,声音哽咽。

“你来做这件事。”

李显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从乡勇里,从村民里,挑出识字、胆大的人。把这个故事,演给所有人看。”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他们的政委。”

……

夜幕降临。

李家村的打谷场上,燃起了几堆巨大的篝火。

一个用木板和稻草临时搭建的简陋戏台,成了所有视线的焦点。

八百乡勇,以及数千名闻讯而来的百姓,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没有锣鼓,没有丝竹。

当扮演杨白劳的老汉,颤抖着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而后悲愤地喝下卤水时,台下,已是一片死寂。

紧接着,是压抑的啜泣。

当扮演喜儿的那个农家少女,被黄世仁的家丁强行拖走,发出的那声凄厉的哭喊,彻底撕碎了所有人的心防。

“放开她!”

台下,一个乡勇猛地站起,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暴起。

他身旁的人,一把将他死死按住。

台上,扮演喜儿的少女,早已哭得不成样子。

她的戏,演不下去了。

因为就在去年,她的亲妹妹,就是这样被一个乡绅的儿子抢走,至今下落不明。

戏,停了。

台上的演员,抱着头,蹲在地上,发出困兽般的呜咽。

台下的观众,看着台上,也像看到了自己。

那份感同身受的屈辱与悲愤,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打谷场上空。

李小翠擦干眼泪,走上台,对着所有人深深一躬。

“乡亲们,这不是戏。”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杨白劳,就是惨死在黄牙张鞭下的人。”

“喜儿,就是我们身边,每一个被欺压、被凌辱的姐妹!”

“黄世仁,就是秦寿他们,就是那些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

“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想过下去吗?!”

“不想!”

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吼出声。

“不想!”

“杀了黄世仁!”

“杀了这帮畜生!”

群情激愤,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演出在混乱中结束。

当扮演黄世仁的那个中年乡勇下台时,无数的烂菜叶和泥巴,劈头盖脸地向他砸来。

若非李显早有准备,派人护着,他恐怕真要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篝火,仍在燃烧。

八百乡勇,却无人离去。

他们沉默地站着,胸膛剧烈地起伏,每个人的拳头,都捏得发白。

李显走上戏台。

他环视着台下那一双双被怒火点燃的眼睛。

“现在,你们知道,我们为何而战了吗?”

“为爹娘报仇!”

“为姐妹出气!”

“为咱们自己,争一条活路!”

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撼天动地的声浪。

“说得好!”

李显振臂高呼。

“我们拿起刀枪,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发财!”

“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爹娘,保护我们的妻儿,保护天底下所有和我们一样的老百姓!”

“从今天起,我们这支队伍,就叫‘子弟兵’!”

“因为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子弟!”

……

萧容看着雪龙卫和李显的汇报,久久无言。

她看着眼前这个青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或许永远也看不透他。

他总能用最匪夷所思的方式,做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临江县外,有一座玄武山。”

萧容终于开口。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练兵。”

李显点了点头。

“我即刻带人前往。”

玄武山下,草木葱茏。

子弟兵的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因为信仰一旦产生,就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

李显正指挥着众人操演队列,一名负责警戒的乡勇,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李……李大人!山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山洞!”

李显眉头一挑,立刻带人赶了过去。

那是一个被藤蔓和灌木掩盖的洞口,极为隐蔽。

拨开藤蔓,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显举着火把,率先走了进去。

山洞内部,豁然开朗。

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洞窟之内,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的木箱。

一名子弟兵上前,用刀撬开一个箱子。

箱盖打开的瞬间,一片森然的寒光,映亮了所有人的脸。

满满一箱,全是崭新的制式军刀。

而在军刀旁边,还堆放着大量的铠甲、弓弩,甚至还有战马所食用的草料。

这里,竟是张越私藏军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