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多子多福:我六十老农,开局迎娶娇妻 > 第103章 钦差大人到
换源:


       “李尚书!”张柬之立刻反驳道:“奏折上白纸黑字,条条桩桩,皆是谋逆之举,难道还有假不成?”

“假与不假,你我在此空谈何用?”李光弼冷哼一声,目光如电,直视张柬之,“秦总管在靖边镇,孤身一人,挡住北狄数万铁骑,为我大唐保住了北境门户,这可是假的?”

“他开荒屯田,收拢流民,让一片废土变成塞上江南,养活了数万百姓,这可是假的?”

“他所做之事,皆是利国利民!如今仅凭一份来路不明的奏折,就要治一位国之功臣的死罪,敢问张御史,你安的是什么心?!”

李光弼一番话,掷地有声,问得张柬之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龙椅上的李隆,滔天的怒火也在这番话中,稍稍平息了几分,恢复了一丝理智。

是啊,秦烈的功劳,是实打实的。

如果连这样的功臣都要轻易定罪,岂不让天下人心寒?

但,那封奏折上的指控,又实在是触及了他作为帝王最敏感的神经。

李光弼见状,趁热打铁,再次躬身道:“陛下,臣并非为秦烈开脱。此事事关重大,绝不可轻率处置。臣恳请陛下,派遣钦差,前往靖边镇,明察暗访。若秦烈真有不臣之心,再将其治罪,天下人也无话可说。若他是被奸人诬告,也可还功臣一个清白,不至寒了天下将士之心啊!”

这番话,有理有据,给了皇帝一个完美的台阶下。

李隆沉吟许久,紧绷的面容终于松动了。

“准奏!”他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着都察院御史王维,为钦差大臣,即刻启程,前往靖边镇,彻查此事!朕要一个真相!”

圣旨一下,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遥远的北境酝酿。

……

钦差即将到来的消息,像一阵寒风,迅速吹遍了整个靖边镇。

刚刚因为学堂建立而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气氛,瞬间被一层紧张和担忧的阴云所笼罩。

“总管被奸人告了!”

“听说朝廷要派人来抓总管!”

“怎么会这样?总管是好人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那些刚刚分到田地和房屋的新民们,更是惶恐不安,他们好不容易才过上的好日子,难道就要这样结束了吗?

镇长府内,王元宝、徐文远、公输老匠人等一众核心人物,也是愁眉不展。

“总管,这明摆着是那刘正在背后搞鬼!”王元宝气得一拍桌子,“这狗官,自己没本事,就只会告黑状!”

“是啊总管,”徐文远也忧心忡忡地说道:“朝中那些言官,最是擅长捕风捉影,颠倒黑白。钦差此来,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秦烈,却依旧镇定自若,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安抚地看了众人一眼,淡淡一笑道:“慌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自己心里最清楚。”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那座拔地而起的宏伟学堂,看着街道上虽然担忧却依旧井然有序的百姓,眼中闪过一丝傲然。

“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准备,只需要把一个最真实,最繁荣的靖边镇,展现在钦差面前,就足够了。”

“他要查,就让他查!他要看,就让他看!”

秦烈的话,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瞬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让大家原本悬着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是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问心无愧!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秦烈会低调行事,静待钦差到来的时候。

第二天,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再次引爆了整个靖边镇,甚至让所有南来北往的商队,都为之疯狂!

钦差抵达的前一天。

靖边商城最中心,最显眼的位置,一座崭新的三层楼阁,在震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挂上了牌匾!

牌匾上,三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秦氏钱庄!

“开业大吉!”

随着秦烈一声高喝,钱庄的大门,正式向所有人敞开!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搞蒙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总管不思如何应对钦差,竟然还有心思开什么……钱庄?

钱庄是什么东西?跟那些放印子钱的铺子一样吗?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王元宝走上前来,清了清嗓子,对着围观的数千商户和百姓,大声宣布道:“诸位!今日,我秦氏钱庄开业,推出两大业务,福泽乡里,便利商通!”

“其一,存款付息!”

“凡将闲散银钱存入我钱庄者,无论多少,无论存期长短,不仅保证绝对安全,我钱庄,还将按月支付利息!存得越多,存得越久,利息越高!”

“其二,异地汇兑!”

“凡我大唐境内,有王氏商号分舵之地的客商,皆可在我靖边镇钱庄存入银两,换取一张‘银票’。凭此银票,即可在千里之外的任何一个王氏分舵,兑换出等额的现银!手续费,只收百分之一!”

轰!!!

如果说第一个“存款付息”还只是让普通百姓觉得新奇。

那第二个“异地汇兑”,对于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商人们来说,简直不亚于一道天雷,直接劈在了他们的天灵盖上!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背后所蕴含的,是何等恐怖的能量!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带着成千上万两的笨重现银,担惊受怕地走南闯北了!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将货物换成一张轻飘飘的纸,然后在家门口,把它变成真金白银!

这……这简直是改变了天下商道格局的创举啊!

“天呐!我没听错吧?”

“王氏商号的分舵,遍布大唐北方啊!这……这太方便了!”

“安全!方便!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存钱!我要办银票!”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彻底沸腾了!

所有的商人,都用一种看神明般的眼神,望着高台上的秦烈,他们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就在秦氏钱庄开业的喧嚣尚未完全平息的第二天清晨,一队身着官服,气势森严的队伍,便护送着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靖边镇的东门。

为首一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身穿一身绯色官袍,正是当朝都察院左都御史素以铁面无私闻名的王维王大人。

钦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