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多子多福:我六十老农,开局迎娶娇妻 > 第96章 粮食大爆炸!
换源:


       “从‘新民’中,挑选青壮,组建三个营,一个,矿山营,一个,建设营,还有一个,农垦营!具体的章程和待遇,由你和月儿一起拟定。记住,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干活才有力气。”

“明白!”

安排完这一切,秦烈拿起桌上的一件外衣,径直向外走去。

“夫君,你去哪?”秦月有些担心地问。

秦烈回头,对着她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去种地。去为咱们靖边镇,种下第一颗希望的种子。”

……

镇子外,一片专门被圈出来的试验田。

这里曾是战场,泥土里甚至还能翻出残破的箭头,土地因为寒冬和践踏,板结得如同石块。

秦烈带着王元宝和秦山,来到了这里。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着金黄色的麦种,一个装着晶莹的稻种。

这些种子,每一粒都饱满得不可思议,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总管,这……这地都冻成这样了,能种出东西?”王元宝看着秦烈手中的种子,满脸的怀疑。

秦烈没有解释。

他按照脑海中《神农秘典》的知识,将两种不同的种子,以一种奇特的比例混合,然后,他弯下腰,亲手将这些种子,撒进了坚硬的土地。

做完这一切,他缓缓蹲下身,将右手手掌,轻轻地按在了地面上。

一股温暖而磅礴的生命气息,顺着他的掌心,悄无声息地涌入了大地。

神农之手!

王元宝和秦山,什么都没有感觉到。

他们只是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那坚硬的冻土,在他们的注视下,竟然开始变得松软,仿佛春天提前了数月到来。

紧接着,一抹微弱的绿意,破土而出。

然后是第二抹,第三抹……

那绿意以一种完全违背常理的速度,飞快地生长,抽条,拔节!

不过短短一炷香的功夫。

那片不过一亩大小的试验田,竟然已经是一片齐膝高的绿浪!

紧接着,金黄色的麦穗和沉甸甸的稻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绿叶中抽出,迅速变得饱满、低垂!

一股浓郁的麦香和稻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神……神仙……神仙手段啊!”

王元宝“扑通”一声,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他指着那片金黄的麦田,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秦山更是直接跪了下来,他看着那些沉甸甸的麦穗,那眼神,如同在看世间最神圣的造物,他朝着那片土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秦烈缓缓站起身。

他感受着体内消耗过半的奇异能量,看着眼前这片由自己亲手创造的丰收景象,心中一片激荡。

【叮!第三卷终极任务:镇域兴农!】

【任务要求:三年之内,将靖边镇管辖区域内,耕地面积扩大至一万亩!登记在册人口,增至五千户!】

【任务奖励:神农秘典(全卷)!】

三年,一万亩!

秦烈伸手,摘下一株最饱满的麦穗,放在手心。

这金色的种子,不仅能喂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将是他安身立命,逐鹿天下的根基!

那片被命名为“希望一号”的试验田,收获的景象,彻底颠覆了王元宝和秦山二人对世界的认知。

当最后一株麦子被收割,最后一束稻谷被脱粒,所有的收成都被装进麻袋,堆在王元宝面前时,这个跟钱粮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胖子,彻底失态了。

他没有用算盘,因为他知道,这东西算不明白眼前的神迹。

他让人抬来了镇上最大的那杆秤,一袋,一袋,亲自往上搬。

汗水浸透了他华贵的绸衫,他却浑然不觉,嘴里只是翻来覆去地念叨着。

“一亩地……一亩地……”

当最后一个麻袋的重量被记下,王元宝拿着那张写满了数字的纸,手抖得像是中了风。

他猛地冲到秦烈面前,那张肥硕的脸上,表情混杂着狂喜、恐惧和难以置信。

“总管……总管大人!”他声音都变了调,“出……出来了!”

“多少。”秦烈看着他,神色平静。

王元宝狠狠地吞了口唾沫,像是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把那组数字吼了出来。

“麦,九百六十斤!稻,一千三百斤!”

“一亩地啊!!”

轰!

这个数字,比秦烈先前创造的神迹,还要更具体,更暴力!

秦山这个不善言辞的老工匠,只是愣愣地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他伸出粗糙的手,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感受着那沉甸甸的重量,眼泪无声地淌了下来。

这哪里是粮食,这是命!是无数人能活下去的命!

消息没有刻意封锁,也根本封锁不住。

当那一亩地的产量传遍整个靖边镇,传到枯木堡那近万“新民”的耳中时,所有人都疯了。

最初,是怀疑。

“假的吧?一亩地能出两千多斤粮食?吹牛不上税啊!”

“就是,咱们草原上最好的水草,养肥一头羊也得大半年呢。”

可当王元宝拉着整整几大车的粮食,在镇子中心和枯木堡营地公开展示时,所有的质疑,都化作了倒抽冷气的声音。

那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物,做不了假!

那浓郁的稻麦之香,闻一口都让人觉得踏实!

整个靖边镇的空气,都变得滚烫起来。

所有人的眼中,都烧着同一团火,那火焰的名字,叫做希望!

议事厅内,秦烈召集了所有人。

“地,就在那里。种子,我这里有。现在,我需要人,把这些地,都给我变成粮仓!”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片广袤的百里荒原上,重重一划!

“元宝叔,你负责的三个营,立刻开始运作!矿山营,给我玩命地挖煤挖铁!建设营,给我修路,建房,建仓库!最重要的,农垦营,所有青壮,不分男女,全部编入!”

“我不管你们是原来的镇民,还是新来的‘新民’!从今天起,只有一个标准!按劳分配!开一亩荒地,记一分功!收一担粮食,换一斗米!”

“干得多,吃得饱!干得好,有肉吃!谁敢偷懒耍滑,那就饿着!”

最朴素的道理,往往最有效。

一场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开荒运动,在整个靖边镇的地盘上,彻底拉开了序幕。

无数的人,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涌向了那片沉睡了千百年的荒原。

“新民”们的热情,甚至比本地镇民还要高涨。

他们是被战争夺走了一切的人,如今,秦烈给了他们一个靠双手挣回一切的机会,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