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透视眼冷艳总裁求我鉴宝 > 第9章 拍卖行里的卧底专家,我看穿了他的假眼珠!
换源:


       夜幕降临,都市的霓虹将云层染成了一片片诡异的紫红,远处天际低垂的积雨云翻滚涌动,仿佛酝酿着一场风暴。

林渊乘坐的出租车缓缓汇入滚滚车流中,车窗外的流光溢彩,广告牌上跳动的蓝紫色冷光映在车窗上,与他怀中那卷泛黄残破、边缘已微微卷曲的古朴残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喧嚣浮华,一个沉静厚重。

车内空调嗡鸣,皮革座椅散发出淡淡的霉味,指尖摩挲着残卷粗糙的纸面,传来细微的刺痒感。

他没有片刻耽搁,直奔城市博物馆。

不到二十分钟,车子停在了市中心最繁华地段,“聚宝斋”三个鎏金大字,在霓虹灯下熠熠生辉。

在安保森严的地下库房,恒温系统发出低频的嗡响,金属门开启时带起一阵微凉的气流拂过脸颊。

林渊亲手将那半幅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圣旨残片,交给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神情肃穆的吴老,并锁入了多重验证的恒温保险柜。

“这东西太重要了,暂时只能委屈它待在这。”吴老拍了拍厚重的金属门,长舒一口气,“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寻找另一半圣旨,可不是光靠一腔热血就行的。”

林渊点头,他深知这一点。

探寻“天机阁”的秘密,每一步都意味着巨大的开销,从设备、交通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都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他沉吟片刻,说道:“我从那山里带出来的东西,不止这一件,有一尊明代的铜鎏金香炉,品相极佳,我打算先把它出手,换一笔启动资金。”

吴老表示赞同:“也好,以那香炉的价值,足以支撑你很长一段时间了,走,我陪你去一趟相熟的拍卖行。”

两人驱车前往市里最大的“聚宝斋”拍卖行。

大厅内铺着深红色羊毛地毯,踩上去柔软无声,空气中浮动着檀香与香水混杂的气息。

水晶吊灯洒下暖黄光芒,映照在展柜玻璃上,折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负责人一见吴老亲自带人来,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可当他听清林渊的来意,并看到那尊造型古朴、包浆温润的香炉时,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

“吴老,林先生,这……这尊炉子确实是开门的好东西,”负责人欲言又止,“只是不巧,最近行里来了一位顾问,人称‘秦大师’,在圈内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前两天刚放话,说最近市场上赝品横行,所有入拍的重要藏品都必须由他亲自过目。”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而且,这位秦大师不知从哪听说了您手上有新出的宝贝,点名要看您的东西。”

吴老眉头一皱,他和这位“南秦北马”中的“南秦”素无交情,对方此举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一些。

林渊心中却是一动。

他不动声色地接过负责人递来的秦大师资料照,假装随意翻看。

就在照片划过眼前的瞬间,他闭了闭眼,体内一股久藏的灵觉悄然苏醒——那是祖传秘术“真实之眼”的初启之兆。

精神微震,额角渗出细汗,视野骤然清晰,仿佛穿透皮肉,直视本质。

刹那间,照片上那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在他眼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切如常,唯独那深邃的右眼瞳孔深处,竟有一点极不自然的金属光泽一闪而过!

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义眼核心处,一个微型信号接收器正以高频率闪烁,无声地将数据外传。

“没问题,”林渊合上资料,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既然秦大师有兴趣,那就请他来掌眼,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不怕看。”

预展当天,聚宝斋内名流云集,气氛热烈。

衣料摩擦的窸窣声、低声交谈的嗡鸣声、高跟鞋踏在大理石地面的清脆回响声交织成一片。

那尊铜鎏金香炉作为压轴展品之一,被置于中央展台,灯光柔和地洒落其上,铜身泛着岁月沉淀的幽光,包浆如凝脂般温润。

就在此时,一位身穿对襟长袍、白须飘飘的老者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来,正是秦大师。

他气度不凡,谈吐儒雅,与周围的专家们寒暄几句,便径直走向了香炉。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此。

只见秦大师戴上白手套,拿起高倍放大镜,从炉口到炉底,仔细端详,神情愈发凝重。

有人凑近展柜,轻声赞叹:“这包浆浑厚沉静,怕是有年头的手泽了吧?”另一位藏家点头附和:“失蜡法铸痕自然,线条流畅,不像现代翻模。”

良久,他放下放大镜,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

“呵呵,现在的仿古工艺,真是越来越逼真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颗炸雷在寂静的展厅内响起。

“秦大师,您这是什么意思?”一位准备出价的买家急忙问道。

秦大师摇了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可惜啊,可惜。这炉子,胎体太过规整,毫无古法铸造应有的范线错位与砂眼痕迹。再看这包浆,看似醇厚,实则浮于表面,色泽艳俗,是用化学药剂催出来的‘速成浆’。我断定,此物乃是近十年内的高仿品,专门用来坑骗新手的!”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原本跃跃欲试的竞价者悄悄收回了举牌的手;有人掏出手机迅速查资料;几位资深藏家皱眉退后半步,低声议论:“连秦大师都否定了,咱们还是谨慎些。”刚刚还赞不绝口的氛围顿时冻结。

吴老气得脸色涨红,正要上前辩驳,却被几位素来以秦大师马首是瞻的本地专家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质问起来,让他一时难以脱身。

混乱中,唯有林渊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如炬,死死锁定着秦大师的面部。

他的“真实之眼”早已穿透了表象!

在视野中,秦大师的右眼球结构被层层解析——那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枚精密的机械义眼!

义眼核心,一个微型信号接收器正以高频率闪烁,无声地将现场数据,包括香炉的细节照片和周围人的反应,全部发送至一个未知的外部终端!

原来如此!林渊心中了然,这根本就是一场有预谋的狙击。

他排开众人,走到展台前,语气平静地对脸色铁青的秦大师说:“秦大师德高望重,您的判断,我们理应尊重。但在下斗胆,能否请求一个最后自证的机会?”

秦大师瞥了他一眼,轻蔑道:“你个半吊子,还想玩什么花样?”

林渊不理会他的嘲讽,转身对拍卖行工作人员说:“麻烦取一小碟百年以上的老茶油来。”

众人闻言更是嗤笑不已,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很快,茶油取来,琥珀色液体在瓷碟中微微晃动,散发出陈年油脂特有的醇厚气息。

林渊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棉签蘸取少许,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香炉的双耳内侧。

触感温润,油渍缓慢渗透进铜质纹理。

做完这一切,他便退到一旁,静静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人们耐心将尽,以为这只是一场闹剧时,奇迹发生了!

被涂抹了茶油的炉耳处,炉身表面那层古铜色的包浆之下,竟缓缓浮现出一缕缕细若发丝的金线状纹路,如同人体的经络一般,向炉身蔓延开来,隐隐泛出温润金芒。

“这……这是‘油沁筋’!”吴老猛地推开身边的专家,冲到台前,鼻尖几乎贴上玻璃,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古籍有载,顶级的铜炉需用人手盘玩摩挲,辅以陈年油料滋养,至少十八载光阴,才能让油沁入铜质肌理,形成这独一无二的‘油沁筋’!这招连我都快忘了!此物恐非明制!必为真品无疑!”

全场再次哗然,这一次是彻彻底底的震惊!

一名老藏家颤声道:“活了六十多年,第一次亲眼见油沁筋现世!”

所有人的眼光都从惊叹转向了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的秦大师。

秦大师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死死地瞪了林渊一眼,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随即猛地一甩袖子,以身体不适为由,在助手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席。

林渊对吴老使了个眼色,自己则借口去洗手间,悄然跟了上去。

在走廊尽头的洗手间内,瓷砖墙面反射着惨白灯光,水龙头滴答作响。

他听到秦大师正与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低声密语,言辞间满是懊恼和急切。

片刻后,西装男走出,秦大师则拿出手机,飞快地删除着什么。

林渊心中一动,一个计划迅速成型。

他回到休息区,故意翻找公文包,低声咒骂:“糟了,那份清单不见了!”说完便匆匆离去。

五分钟后,一道黑影悄然靠近沙发角落。

西装男俯身探查,果然从缝隙中抽出一张折叠纸页,迅速拍照上传至加密通讯群组,嘴里喃喃:“目标有新线索,确认未报警,他似乎想自己去找……”

当晚,暴雨如注。

拍卖行紧急重新组织了竞拍,那尊香炉最终以远超预期的天价成交。

回到吴老的书房,窗外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电光撕裂天幕,映亮林渊铁青的脸庞。

他将白天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

吴老听后,惊出一身冷汗:“这个秦大师,竟然是境外文物走私集团安插在国内的‘鉴宝卧底’!他们通过打压真正的民间珍品,同时用自己的专家身份为赝品背书,从而操纵市场,赚取暴利!”

“恐怕,不止是牟利这么简单。”林渊的眼神深邃如夜,“他们盯上我,绝不是因为这尊香炉。”

话音刚落,林渊的手机“嗡”地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匿名彩信。

他点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张构图模糊、光线昏暗的照片,背景像是一座深山里的古庙。

雨水顺着瓦檐滴落,在镜头前拉出道道水痕。

照片的主角,是失踪多日的老周!

他正站在庙门前,神情木然,脸上滑落的不知是雨是汗。

而最让林渊浑身冰凉的是,在照片昏暗的光线下,老周的脖颈处,一道与秦大师右眼如出一辙的机械反光,正阴冷地闪烁着!

林渊猛然放大图片,指尖划过屏幕边缘——就在光影交错的一瞬,他瞳孔微缩:那不是污渍,是折射角极为特殊的冷光,和他在秦大师眼中看到的一模一样。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手中的手机几乎被捏碎。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让他遍体生寒。

“原来你们……早就布好了局。”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滚滚而来的闷雷。

那张照片里,老周脖颈上冰冷的金属反光,与秦大师那只毫无生气的机械义眼,两道光芒仿佛跨越了时空,在他脑海中反复交错、重叠,织成了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

今夜,他彻夜未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