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两世烟雨一人心 > 第十一章 毒信牵祸
换源:


       暮春的江南,细雨刚歇,泽秀书院的青石板路上还沾着细碎的水珠,映着檐下挂着的竹编灯笼,晕出一层淡淡的暖光。柳云烟坐在窗下,手里握着一卷刚抄好的《论语》,听着隔壁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嘴角不自觉地弯起。

这是她穿越到寅国的第三个年头。从最初那个被人嘲笑“五谷不分、肩不能扛”的柳家废柴,到如今开起这家专收贫困孩童的泽秀书院,她靠的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异能,只是前世在江南柳家时,被父亲逼着读的那些“无用之书”。此刻孩子们读的“有朋自远方来”,正是她昨天刚教的内容,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比前世听过的任何琴曲都让她安心。

“先生!先生!”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豆子举着一个油纸包冲进来,脸上沾着泥点,“王阿婆给您送的青团,刚蒸好的!”

柳云烟放下书卷,接过油纸包,一股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她捏了一个递给小豆子:“慢些跑,别摔着。今天的字练完了?”

小豆子嘴里塞得鼓鼓的,含糊地点头:“练完啦!先生说的‘横平竖直’,我都记住了!”

正说着,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夹杂着村民的议论和马蹄声,打破了书院的宁静。柳云烟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门口,只见几个穿着皂衣的捕快正牵着马站在巷口,神色严肃地和几个村民说着什么。

“怎么了?”她上前一步,问旁边的李大叔。李大叔是书院的杂役,平时总帮着修缮桌椅,此刻脸色发白,见她过来,压低声音道:“先生,出大事了!城里的刘考官……没了!”

“刘考官?”柳云烟愣了一下。她知道刘考官,是今年科举的主考官之一,前几日还曾派人来书院,说想看看她教的孩童功课如何,只是她当时忙着筹备孩子们的春衫,还没来得及回覆。

“不止呢!”旁边另一个村民凑过来,声音带着惊惶,“听说早上衙门刚接到报信,城西的张考官也没了!两人都是在家中被毒杀的,桌上还都放着一封匿名信,信上就写着‘泽秀书院’四个大字!”

“泽秀书院?!”柳云烟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什么东西攥住了。她的书院?怎么会和考官的死扯上关系?

正愣神间,巷口的捕快已经注意到了她,为首的捕头快步走过来,拱手道:“请问是泽秀书院的柳先生吗?”

“正是在下。”柳云烟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不知官爷找我何事?”

“实不相瞒,今日城中接连发生两起命案,死者均为本次科举的考官,死前都收到了署有‘泽秀书院’字样的匿名信。”捕头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按规矩,还请柳先生随我们回衙门一趟,配合调查。”

周围的村民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嗡嗡作响。有人看向柳云烟的眼神已经变了,带着怀疑和惊惧——一个开书院的女先生,怎么会和考官的死有关?

柳云烟心里清楚,这时候不能慌。她回头看了眼站在门口、吓得脸色发白的小豆子,又对李大叔道:“李叔,麻烦你照看一下孩子们,今日的课先暂停,让他们在院里自习,别乱跑。”

李大叔连忙点头:“先生放心,我会看好他们的。”

安抚好书院的事,柳云烟跟着捕快往衙门走。路上,她仔细回想——自己开书院三年,从不与人结怨,更别说和科举考官有过节。那两封匿名信,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可是谁会这么做?是嫉妒书院的名声,还是冲着科举来的?

寅国的科举向来不太平,每年总有舞弊、贿赂的传闻。这次的考官被害,会不会和科举舞弊有关?有人想搅乱科举,又怕引火烧身,所以故意把矛头指向她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先生?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柳云烟攥紧了手心。她穿越过来后,一直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只想守着书院和孩子们安稳生活,可这突如其来的命案,却把她硬生生拖进了漩涡里。

到了衙门,捕头把她带到一间偏厅,给她倒了杯茶:“柳先生,你先坐,我们大人正在验尸,稍后便来问你话。”

柳云烟点点头,端着茶杯却没喝。她环顾四周,偏厅里陈设简单,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图》,桌案上堆着案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仵作。捕头连忙起身:“大人。”

男子点点头,在主位上坐下,目光落在柳云烟身上,语气平和:“你就是泽秀书院的柳云烟?”

“是。”

“今日城中两名考官被害,你可知晓?”

“方才捕头已经告知。”柳云烟抬眼,迎上男子的目光,“大人,我与两位考官素无往来,更无冤仇,那匿名信绝非我所写,还请大人明察。”

“本官自然会查。”男子拿出两封信纸,放在桌上,“这是从两位考官家中搜出的信,你看看,认不认得这字迹?”

柳云烟走过去,拿起信纸。两封信上都只有“泽秀书院”四个字,字迹潦草,带着刻意模仿的痕迹,完全不是她的笔体。她摇了摇头:“大人,这字迹并非出自我手。我教孩子们写字,向来要求横平竖直,断不会写出这样潦草的字。”

男子点点头,又问:“你书院里可有其他人会写这四个字?或者近期有没有陌生人来过书院,打听你的情况?”

柳云烟仔细回想:“书院里的孩子都还小,写不出这样的字;杂役李叔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至于陌生人……前几日刘考官派人来问过孩子们的功课,还有就是偶尔有村民来送些蔬果,并无其他陌生人。”

“刘考官派人来过?”男子的眼睛亮了一下,“是什么时候?派来的人是谁?”

“大约三日前,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厮,说是刘考官的侍从,想看看孩子们的功课簿子。我当时正好在给孩子们改作业,就拿给他看了,他看了一会儿便走了,没说别的。”柳云烟如实回答。

男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了些关于书院日常、往来人员的问题,柳云烟都一一作答。她知道,自己现在是最大的嫌疑人,只有把所有细节都说清楚,才能洗清嫌疑。

问话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天色渐暗,男子才让捕头送她回书院。临走前,男子道:“柳先生,近期你暂且不要离开县城,本官若有疑问,还会派人找你。”

“好。”柳云烟应下,心里却沉甸甸的。

走出衙门,暮色已经笼罩了县城。街上的行人比平时少了许多,偶尔有人经过,也都神色匆匆。柳云烟独自往书院走,心里想着刚才的问话——那官员虽然语气平和,却一直在打探她的来历。她穿越而来,身份本就可疑,若是被人查出破绽,恐怕比现在的嫌疑更难解释。

正走着,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柳先生。”

柳云烟回头,只见慕容砚骑着一匹黑马,停在她身边。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块墨玉,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比平时多了几分探究。

自从上次在书院门口偶遇,他又来过两次,每次都是站在院外看孩子们读书,没说几句话就走。柳云烟知道他是二皇子,却猜不透他的心思,只觉得他身上有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气质,时而冷冽,时而温和。

“二皇子。”她拱手行礼。

慕容砚翻身下马,走到她身边:“听说你今日被衙门传去问话了?”

柳云烟愣了一下,没想到他消息这么快。她点了点头:“是,城中考官被害,有人用书院的名字写了匿名信,我被卷进了嫌疑里。”

“哦?”慕容砚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疑问,“你与那些考官有过节?”

“素不相识。”柳云烟苦笑,“想来是有人故意栽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